shang

衣裳


拼音yī shang
注音一 ˙ㄕㄤ
词性名词

港台衣服 衣著

衣裳

词语解释

衣裳[ yī shang ]

⒈  衣服的通称。

身上衣裳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与衣裳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泪满衣裳。——唐·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振衣裳。——清·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
clothing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时衣指上衣,裳指下裙。后亦泛指衣服。

《诗·齐风·东方未明》:“东方未明,颠倒衣裳。”
毛 传:“上曰衣,下曰裳。”
《陈书·沉众传》:“其自奉养甚薄,每於朝会之中,衣裳破裂,或躬提冠屨。”
明 田艺蘅 《留青日札·妇衣》:“妇人之服不殊,谓衣裳,上下同色也。今惟 越 人服青为然。”
曹禺 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她不肯涂红抹粉,也不愿穿鲜艳的衣裳。”

⒉  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。

《易·繫辞下》:“黄帝、尧、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乾坤。”
汉 焦赣 《易林·坤之讼》:“天之德室,温仁受福,衣裳所在,凶恶不起。”

⒊  代称达官贵人或儒雅之士。

《后汉书·崔駰传》:“方斯之际,处士山积,学者川流,衣裳被宇,冠盖云浮。”
《南史·任昉传》:“於是冠盖辐凑,衣裳云合,輜軿击轊,坐客恒满。”
清 朱焘 《北窗呓语》:“衣裳之位置济济可观。”

⒋  借指中国。参见“中国”。

汉 扬雄 《法言·孝至》:“朱厓 之絶, 捐之 之力也,否则介鳞易我衣裳。”
《后汉书·杨终传》:“故 孝元 弃 珠崖 之郡, 光武 絶 西域 之国,不以介鳞易我衣裳。”
李贤 注:“衣裳,谓中国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衣裳[ yī shang ]

⒈  古时上衣称衣,下裙称裳,故衣服合称为「衣裳」。

《诗经·唐风·山有枢》:「子有衣裳,弗曳弗娄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三五回》:「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。要什么颜色花样,告诉我。」

衣服 衣著

英语clothes

德语Dressing (S)​, Garderobe, Kleider (S)​

法语vêtements, habits

分字解释


※ "衣裳"的意思解释、衣裳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。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。雪花落到大树上,给大树披上了一件“新衣裳”,我们学校里的松树覆盖上了一层雪,好像一颗圣诞树,我幻想:要是树上再挂上一些礼物,那就是真正的圣诞树啦!

2.一阵风拂过,小花摇晃着脑袋,摆动着它柔美的身躯,似乎穿着水晶衣裳在水石上翩翩起舞,使人见了心旷神怡。

3.天气变化无常,劝君保重健康,冷了要添衣裳,热了记得纳凉,从容面对雨雪风霜,享受生活快乐绵长。国际气象节,愿你每天都是好气象!

4.又是一年落叶黄,一层秋雨一层凉,整日奔波挺辛苦,天凉别忘添衣裳,爱惜身体加餐饭,珍视有友情长想想,情长言未尽,唯愿朋友多安康!

5.凉风习习秋天到,丰收连连传喜报,黄叶飘飘烦恼掉,秋雨绵绵思念闹,短信连连祝福妙,张嘴哈哈捧腹笑,秋凉添衣裳,心凉常联系!

6.春风吹来,老榆树换上翠绿的新装,满校园的同学也随着老榆树陆续穿上最新最艳的衣裳,老榆树成了美的天使。

7.甚荒唐,到头来竟为他人做了嫁衣裳。

8.四美酱园旁有一口水井,左邻右舍的居民均在此井汲水淘米、洗菜、汰衣裳,四美酱园也在此井取水,腌制酱菜。

9.冬季,我们呼吸着腊梅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和不屈不饶的精神。北风呼呼地吹,大家穿上厚厚的衣裳,动物都挖洞冬眠,到下一年的春天才醒。小燕子无影无踪。山河有一层厚厚的雪花,枯树用雪当花。我不禁向冬天问候;你好。

10.天气变化无常,劝君保重健康,冷了要添衣裳,热了记得纳凉,从容面对雨雪风霜,享受生活快乐绵长。国际气象节,愿你每天好气象!